技能大赛,深受各职业院校的重视。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特别是能在省赛及国赛中获一等奖,是所有参赛教师及学校重要的奋斗目标。苦行憎般努力换来的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能垫高获奖教师成长的台阶,对学校及参赛师生而言,其荣誉价值、品牌价值、辐射价值、后续发展价值都是巨大的。因而,对获奖者给予一定的物资及精神奖励很有必要。
以教师获国赛一等奖为例,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是极大多数学校普遍的做法。除此之外,部分学校为最大化发挥获奖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技能大赛工作室,让获奖教师引领团队共同参赛。还有些学校让获奖教师走上管理岗位,发挥其带头作用,并将其作为学校的标杆,加大对获奖教师的宣传力度。
作为对获奖教师成绩的肯定与激励,重视及重用获奖教师,给予他们一定的待遇、荣誉、头衔等,很有必要。让他们成为学校师资队伍的一块王牌,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名片,也有其合理性。但是,部分学校只将获奖教师当成学校的品牌进行奖励、提拔及宣传,却忽略了获奖教师的教学职责及对学校教学的引领,甚至产生了获奖级别越高,获奖教师离讲台越远的现象。致使部分获奖教师的工作状态由原来的对教学、产品及技术的极致追求,转为忙于行政管理、忙于到处作报告,导致他们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中的辐射作用大打折扣。
由于获奖教师获得了太多的奖励及荣誉,有太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让那些没有参加过技能大赛及没有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教师极其羡慕,部分中青年教师不顾自己的实际加入到准备下一个赛季的备赛训练中。在漫长的备赛过程中,教学让位于训练,是被学校默认的做法。有些技能大赛的种子选手,几乎不用上课,有的甚至多年不上课,他们的全部工作就是备赛。在备赛过程中,学校不仅为他们提供充分满足训练所需的仪器设备及耗材,还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条件更好的学校进行训练。参赛教师应该集中精力进行赛前准备,适当减少参赛教师课务也有其必要性。但是,一旦进入省赛及国赛训练,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停掉全部课务,致使很多班级经常无人上课,导致“参赛”与“教学”成了一副你高我低的“跷跷板”,这样的做法违背了技能大赛的初衷。
举办技能大赛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把参赛选手按照技能的高低划分成几个等级,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主要目的是为参赛选手提供技能操作及专业教学交流的平台,为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引领,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因而,在技能大赛中获奖也好,准备参加比赛也罢,不能为了参加技能大赛忽视教学,更不能让“教学”与“参赛”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副跷跷板。为了让技能大赛更好地引领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如何平衡好“参赛”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学校认真思考。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