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今年6月发布的各级各类学校女教师、女教职工数,初中阶段教育和普通小学两分类中,女性专任教师人数都明显高于男教师。媒体调查发现,成都市、贵阳市的一些小学,男女教师之比为1:9;长春市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男女比例约3:7……
仅从调查数据看,我们极易读出一喜一忧:喜的是愿意从教的女性居多,而忧的是愿意从教的男性极少。果真有喜?事实并非如此。生育成本应该由社会各行业共同承担,当一个行业的女性比重过大时,该行业就会负担过重的生育成本,从而影响该行业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讲,女性教师比例过高,不是喜,而是忧。更何况,从教只是很多女性就业的第二选择。近年来,师范大学女生报考比例很高,但从教比例不高,这就是明证。
抛开性别,从整体上看,基础教育教师招聘尤其是农村地区,“招不满、留不住”现象也很突出。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不仅存在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还存在公众从教意愿不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只在性别比例上打主意、出计策、想办法,恐怕很难收效。
社会形象不高,影响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教师职业、教育行业被矮化、污名化,网络“功”不可没。个别教师出现问题,被“有心”媒体或媒体人引导性地曝光,诱导公众的极端情绪,制造舆论压力,教育行政部门急于“甩锅”,便从速从严甚至极端化处理相关教师,强化了部分人蔑师轻教的心态。
收入水平过低,影响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教师收入水平也有提升,但与本地公务员收入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传统观念里,男性是一家的顶梁柱,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水平过低,不仅与幸福生活无关,成家立业恐怕都有困难。
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发展空间小,职业认同感低,影响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师资紧张是当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导致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同时,在“以检查保规范,以评估促提升”的大势之下,以政治任务为名的各种非教育教学任务蜂拥而至,进一步加大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此外,教师还面临着最大的压力——安全压力。“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梦到学生”,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工作常态。
让教师成为受社会尊重和被羡慕的职业,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宣传,树立教师、教育的正面形象。首先,主流媒体要强化对教育的宣传。做好对教育领域重大成就、阶段性重大成果、有影响力的教育人物、有积极意义的事件等的宣传报道工作。其次,要依法依规处理教育系统出现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杜绝情绪化处理、“甩锅”式处理,处理通告要避免“一人生病,全体吃药”式的措词。另外,还应加强教育系统舆情应对培训,避免因应对不当导致事件扩散、扩大。其三,媒体要恪守职业道德,只做清楚明确的事实报道,严禁“疑似”报道,严禁使用诱导性标题。对于违反者,教育部门应与媒体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交涉,严重者要依法追责。
二是应用现代手段,监控教师收入水平,做好与邻地教师和本地公务员收入水平的比对工作。目前,上级部门了解教师收入水平,主要靠网上调查、看网评、听汇报、读表格、搞暗访等方式。为了精准了解教师的收入情况,相关部门应借助大数据,做好同地、异地的同学历、同工龄教师与公务员收入差距的比对工作。
三是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保障教师收获专业成长成就感。机制的建立必须具有连续性、动态性、层次性、有效性与个别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要多样化、组合化:官方组织和民间组织同进,如学科教研组与民间性小型学习共同体;大型活动和中小型活动共举,如校内教学大比武、读书分享活动与小型教学研讨活动、小范围共读一本书分享活动;大课题与“微课题”研究协进,对共性问题进行大课题研究,至于个别问题,提倡教师进行短期“微课题”研究;专家引领要做到“土”“洋”结合,既要发挥校内“土”专家的作用,也要用好校外的“洋”专家优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从教、安心从教、教有所获,刻不容缓。(赵世庭 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19-8866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