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 产教融合 就业导向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专注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 就业导向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专注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2014-11-07 17: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采编    阅读:51次    我要评论

[导读]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逐年增加的毕业生数量带来的不是压力,恰恰相反,节节提升的就业率与广为流传的“2012最难就业季,2013最难就业季加强版,2014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形成鲜明对比。2014年,当众多大学毕业生苦于无法就业时,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与学院的毕业生高调地将“我要..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逐年增加的毕业生数量带来的不是压力,恰恰相反,节节提升的就业率与广为流传的“2012最难就业季,2013最难就业季加强版,2014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形成鲜明对比。2014年,当众多大学毕业生苦于无法就业时,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与学院的毕业生高调地将“我要就业”的目标,升级为了“我要优质就业”的目标。是什么原因,能让学院与学院的毕业生敢如此“大逆不道”,与惨淡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背道而驰”? 

    一、把握职教规律,提升办学活力

    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阐述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时,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一语道破了职业教育的“长生”之道。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院,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服务成都,建设成都,打造成都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准确的定位、科学的发展方向,让成职院把准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脉搏,不但成为了“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和“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更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办学活力。

    二、立足区域发展,产教融合,实现就业导向

    近年来,学院在四川省教育厅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明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将学院建设规划始终与成都地方经济建设规划保持高度一致,以产教深度融合为途径,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整体工程,在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制改革等方面大胆突破,多措并举,整体联动,最终实现就业导向,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资源,成效显著。

    (一)尊重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主体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企业是现代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在现有条件下,尝试由“校企合作嵌入式发展”向“校企合作一体式发展”的转变。

    在成都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急需的背景下,软件分院充分依托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成职软件教育园,引入四川省互联网协会等4家行业协会、35家企业。组建由高新区、行业协会、学院、企业多方代表组成的园区管委会。园区通过互动机制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实现校企深度互动人才培养可持续性,教学场地与生产环境一体,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一体,教学内容与项目开发一体,“三维一体”人才培养环境将生产与教育高度契合。企业与学院、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产业和专业的认识、促进了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直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院与新创集团旗下宝岛眼镜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签约共建“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实训基地。2012年企业投入155万元实训设备,2014年又新增价值40万元的实训设备,建成西南地区面积最大,设备最齐全的眼视光实训基地。企业办学主体地位凸显,深度参与并指导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更增加了就业率。目前,毕业生90%以上学生在宝岛实习,70%以上学生在宝岛就业。

    另外,旅游分院依托旅游职教集团,推行区域旅游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行企校共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设置,实施学生技能提升计划;电子商务专业(群)为代表的工商管理与房地产分院,则通过与成都国际商贸城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场景货场化,课堂组织企业化”,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创新,实现企业依托学校成长,学校依托企业办教育,“仿真实训”变成“真实实践”,“教学标准”即“行业标准”,立体化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技能,从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打开学生优质就业之门。

    (二)实施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夯实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根基

    2013年,经过进一步探索,学院整合各分院的素质提升方案,全盘构建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管理测评体系》,该体系由职业道德规范、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发展规划四大模块构成,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学院素质培养工程,通过对学生自主规划、自主提高的过程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满足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个性发展需求。目前,该测评体系已经在全院全面实施,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各分院从专业特点出发构建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体系,从课程教学、校园综合训练、企业实践、社会服务四个渠道,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传统文化、职业礼仪、职业心理、信息收集处理、外语、沟通、创业实践等训练中,形成了近20门职业综合能力的特色课程。

    (三)创新课程体系,将就业导向贯穿学生高职学习生涯

    1. 大胆探索,创新课程体系。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将就业指导课程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就业实战指导三大板块,构筑就业指导全员化、全程化、系统化轨道,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就业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全程。由学生处牵头,辅导员老师具体指导,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成为职业规划的真正主人,去思考、记录大学生活,引领学生探索思考自己的未来。以二课堂为载体,通过不断地自我认知、自我调整,把学习、生活、职业规划融为一体,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全覆盖创业教育,培训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大一开设了《创新创业学》,大二开设创业小班培训及创业街实践,大三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同学进入创业学院,专门辅导,进行孵化,形成了全覆盖分层次的创业教育体系。

    重视就业实战指导,提高学生择业技巧。大三开设就业实战必修课,主要针对自荐材料编写、模拟面试、职业礼仪等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实战演练。 

    2. 建立完善的就业咨询体系。在加强“面对面”就业咨询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电话、网络(其中包括校园管理的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开通就业指导咨询热线、在线交流等新途径,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解决毕业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 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学院拥有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团队43人,保障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这支队伍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咨询、测评、辅导、实践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跟踪调查,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及时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建议反馈给学院,便于学院及时调整、改进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市场调研,做到“围绕市场抓行业、抓企业、为不同企业推荐合适的人才”。

    5. 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学生就业网络,创设更多优质机会。学院与4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联系,为毕业生提供1∶3的就业岗位,部分专业达到1∶5。

    (四)创新体制机制,成立“成都创业学院”,开展全方位创业教育和服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12年,学院共投入5000多平方米场地、600万资金,融合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等参与主导,整合社会资源,筹建成立了“成都创业学院”。2014年5月得到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人社局、成都团市委联合发文批准认可。其运行机制为“理事会+院务会”,“理事会”为决策机构,“院务会”为执行机构。目前已有10多家行业协会、30多家知名企业和一部份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参与到“成都创业学院”建设工作,旨在拓宽和整合成都地区青年创业服务工作领域及平台,合力打造集创业教育、实践、服务、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青年创业综合服务体。

    “成都创业学院”以“三区一平台”为特色,即在园区内作好功能划分,分设“创业教育区”、“创业孵化区”、“成长型企业区”和“综合服务平台”。“三区”分别承载“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和“创业发展”功能,“综合服务平台”则承担各入驻创业团队的“非核心业务”。

    目前,我院累计完成大学生创业教育1万人次以上,创业实践获益人次达5000人次,创业项目60余项。成都创业学院共有入驻企业22家,其中学生创业企业15家,成长型企业7家,学生孵化企业年产值已达到1400余万元。

    三、就业工作质量提升,第三方评价成绩喜人

    根据对毕业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的专业对口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对学院就业服务的满意度高。据麦可思数据调查,仅以2013届为例,学院有88.6%的毕业生在四川就业,有71.2%的人在成都就业,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端技能人才。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