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 努力打造新疆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风劲正是扬帆时

努力打造新疆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风劲正是扬帆时

2014-04-03 13:1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采编    阅读:30次    我要评论

[导读]——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纪实校企合作揭牌仪式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生制作的工艺品颇受欢迎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开办的质量检测与管理研修班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生在为会展服务 学生在物流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纪实

 
校企合作揭牌仪式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生制作的工艺品颇受欢迎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开办的质量检测与管理研修班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生在为会展服务


    学生在物流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美好新疆的必然选择。位于美丽边城乌鲁木齐市的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07年成为自治区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职教园理事长单位,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确定了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印刷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物流管理和旅游管理五个重点建设的现代服务类专业,以此带动学校相关专业群建设。3年来,学校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积极构建三产职教园、乌鲁木齐职教集团、学校董事会、二级学院理事会等多层次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平台,优化了办学环境、增强了办学活力;以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结构、凸显办学特色、打造品牌专业,带动了相关专业群的建设,提升了专业对接产业的水平;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完善了重点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云空间平台积极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进一步强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化特色,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极大改善了实训实习条件,强化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提高教师队伍职业能力为抓手,着力打造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共建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成立了创业学院,建设了自治区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园,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驱动,搭建行业企业交流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学校已形成了以服务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成为了新疆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骨干校建设力求突破的方向。为此,学校着力打造四大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在学校层面,以第三产业职教园区为平台,建立了十个园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启动实施了协同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了园区公共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园区资源共建共享和校企合作育人;促成市委、市政府部门作出决定,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龙头整合全市职教资源组建乌鲁木齐职教集团,探索中高职衔接、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途径,此事已列入乌鲁木齐市2014年百件民生工程;乌鲁木齐市政府部门同意成立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董事会,学校董事会由主管教育的市领导担任董事长,学校校长担任副董事长,市属各委办局及其紧密合作的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参与,构建起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学校办学体制,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在学校二级学院层面,以出版印刷技术学院、传媒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旅游学院为基础,组建了理事会制的二级学院运行机制,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与乌鲁木齐市旅游部门、新疆工艺美术协会及相关企业合作,引入“马学武玉文化工作室”等五个大师工作室。

        通过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校企合作办学力度,目前合作企业数量达214个,专业课任课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5%,开发了31门具有地方行业背景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网上学习型课程和19门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20本,实现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育教学平台、招生与就业市场的共建与共享。在专业层面,学校各主要专业都成立了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通过校企合作,深化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入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推动了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加快了“三个对接”步伐,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各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创新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

        促进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目前,学校建有陶艺、纤维艺术、琉璃、雕刻等7个方向的专项实训室,建立了5个新疆工艺美术原创大师工作室,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构建新疆文化艺术创意与制作中心,与新疆西域神游文化有限公司、新疆爱特尔工艺品厂等多家工艺品设计制作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建设成稳定的校外顶岗实训基地。 

        学校确立了以创意设计和制作为主的专业发展定位,深入挖掘新疆浓郁的民族工艺品文化元素,注册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树·术”艺术工作室商标,形成了雕刻、琉璃、陶艺、纤维等七大类产品。发挥学校在专业造型设计及工艺研发上的智力优势,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出了具有新疆浓郁地方特色及民族特色的反映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卡通头像旅游工艺产品,亮相喀交会,迈出了学校参与商业会展、课程作品转化为产品、教学成果接受市场检验的第一步。同年,该项目参加自治区第五届旅游商品大赛获得金奖。西域石窟壁画题材系列“泥坯画”参加2011年6月在浙江义乌举办的全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得全国银奖;2013年,大型西域石窟寺壁画《经变图》入选全国第九届文博会主背景墙。学校探索出了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艺术和商业相契合的一条发展道路。

        在浓郁民俗风貌的新疆伽师县,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毕业生许静、马小龙利用在学校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创办了伽师县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实训中心,两名毕业生用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技能,在学校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探索,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典型、具有新疆特色的人文、地域风情的旅游工艺品,获得了市场认可。

        努力打造印刷技术专业群——

        形成学校专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互利共赢模式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是自治区仅有的开设印刷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填补了自治区印刷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学校组建了由自治区新闻出版部门、印刷行业协会参与的理事会制的“出版印刷技术学院”,成立了由自治区新闻出版部门、新华印刷厂、MOTO印刷厂、印刷科研所印刷、出版技校等单位组成的出版印刷技术学院理事会,探索建立了校、政、企紧密型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引入印刷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完善符合印刷技术工艺流程的课程体系,将国际通用的数字印刷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与印刷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专业教师,采用“引、聘、送、下”的方式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改善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通过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完善了符合印刷工艺流程的专业教学标准,强化了少数民族学生印前双语排版技能,在实践学期中实施了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了双证书制度,双证书获取率达到全部。

        学校依托自治区新闻出版部门、新疆印刷行业协会、方正公司,建设了由6个实训室组成的“方正制版中心”、“快捷印务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发挥学校在教学管理和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双主体”作用,形成了学校专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互利共赢的“校中厂”经营模式;与新闻出版局、印刷科研所共建了“新疆印刷质量检测中心”,为印刷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工艺改进方案,填补了自治区印刷质量检测的空白。依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学校将建成西部一流的集印刷工艺训练和生产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服务新疆会展业跨越发展——

        培养大批高素质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全疆最早设立,目前仍然是全疆仅有的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学校以会展专业为纽带,与政府部门、会展行业协会、会展企业等单位组建了二级学院理事会,创办了全疆第一份会展杂志——《新疆会展》,搭建起了会展业界交流平台,连续三年为中国—亚欧博览会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探索出了符合行业生产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要,在第一年校内学习结束后增加一个校外的专业助岗学期;第二年校内学习提前于4月结束,增加五个月的校外顶岗学期,形成了“八个学期、弹性学习”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以专业基础课为承载,以会展岗位工作流程——项目策划、设计、营销、现场管理、信息管理为主体架构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按照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设计,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学校与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新疆振威展览公司、乌鲁木齐文浩会展公司、新疆华侨国际旅行社等企业进行合作,将企业作为会展专业助岗、顶岗学期的实践与授课基地;企业专家及管理人员参与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派出能工巧匠承担部分课程的实习教学任务。

        通过骨干校建设,形成了策划、设计、营销、现场服务、项目运营管理等五大课程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6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核心课程,其中4门为校企共建的网上学习型课程;校企合作共同编写出版3门教材,10门专业课程实施了主要由企业行业人员进行评价的考核评价方式。

        服务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瞄准中亚市场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通过与新疆物流企业合作,着力打造了“一个理事会”,形成了“三个平台”,重点建设了“九项内容”,实现了“两个”提升。即:建设了经贸学院理事会,形成了校企合作大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了“胡杨林”网上购物平台、金堂仓储配送平台及蓝天超市“三个平台”,重点实施了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团队建设、人才保障质量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办学能力建设及专业群建设九项重点建设内容,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双主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了“运输管理实务”、“仓储服务提供与组织”、“配送管理实务”、“报关报检实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国际营销”6门网上学习型课程,编写出版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7本教材。

        校企合作新建的双主体生产性实训基地——金堂仓储配送公司,引进企业合作项目,把校内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实训、生产及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开放型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真实工作岗位上,通过企业实训教师指导实践了物流仓储配送业务岗位工作,做到了学习内容与实践工作的“零距离对接”。与新疆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合作,形成了符合物流企业需要的“学训交互,1-3-1-1”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还成立了“新疆口岸经济研究所”,积极参与“新疆口岸跨越式发展意见”和“新疆商贸物流发展规划(2014-2020)”的起草工作。作为新疆物流学会的副会长单位和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参与新疆物流学会的组建,为新疆物流学会网站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