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2周年
酒店专业学生实训
机电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研讨订单培养
职业培训论坛
普通车床实训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建设计划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为目标,支持1000所办学定位准确、产教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为保障,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切实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使学校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于2011年10月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2012年6月,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获得批复并正式启动建设工作。经过两年示范建设,学校取得了哪些成绩?国家示范中职学校究竟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哪些“示范”和启示?笔者走进了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寻访了……
【成绩一】特色 学校发展的生命力
【关键词】特色 发展 生命力
【链 接】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是一所农村职业学校,学校立足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技术技能服务等特色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新格局。
【典型案例】服务崇明国际生态岛案例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面积1200余平方公里,区域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作为大都市圈内的特殊生态系统,也是上海仅存的低城市化区域,崇明的发展备受关注,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社会经济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水平滞后,人才资源不足等发展阻碍。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立足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向崇明生态岛建设行动领域,积极开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技术技能服务,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价值取向,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入调研,找准服务着力点
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紧抓机遇,深入调研,找准工作着力点,服务崇明国际生态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调研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围绕国际生态岛建设行动领域,以提高从业者生态意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生态产业绿色指标为目标,重点对我县村镇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进行抽样调查。行动研究法则根据调查所获得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现状,对照国际生态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形成对服务国际生态岛建设的一系列措施。
组织实施,点燃发展助推器
1.基地建设,发挥生态实验项目引领作用
学校根据崇明国际生态岛发展战略定位,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建立了上海市职业教育都市农林开放实训中心和上海市职业教育旅游服务开放实训中心,形成了融教学、生产、培训、科研与服务于一体的五大功能。
(1)建设园林栽培技术科技示范实验基地:学校承担了县科委“花木栽培技术开发与资源利用研究”等4个科研项目,种植了崇明水仙花等实验区30亩;与上海瑞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蓝莓全容器栽培技术开发及规模化生产”科研项目,种植了20亩科研示范区;与上海逸林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引进美国红枫新品种,种植了70亩生产实验区。成立了农村“向群”专业合作社,推广科技栽培,致富农民。
(2)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实验基地: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有机肥生态还田,推进种养结合的新型生产模式;开展了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的试验示范,筛选符合生态岛建设要求的绿色、环保型新农药应用于农业生产;开展了种植绿肥,休闲养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形成有机肥料、配方肥料的使用技术方案,提高有机肥料和配方肥料的使用面积。开发了中小学生农业科技体验课程“走近家乡生态农业”,年接待3000人次,加大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倡导生态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3)成立崇明县旅游服务培训中心:学校依托上海市职业教育旅游服务开放实训中心,创办了嘉和苑度假村——星级涉外酒店,成立崇明县旅游服务培训中心。由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企业人员、高职教师、学校骨干组成,成立了旅游服务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工作室,开发了西滩湿地、明珠湖、东平森林公园、陈家镇东滩湿地等崇明区域景点的《崇明导游词》培训教材,服务生态休闲旅游业,推进旅游精品观光点建设。
2.项目研究,开发职业模块,服务生态产业
学校在开发职业模块上取得很多成果,共完成了首批开发的七个职业模块,分别是“河蟹养殖技术”、“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白山羊养殖技术”、“西红花栽培技术”、“林木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和“农家乐旅游服务”。
3.成果推广,实施职业培训与技术服务
学校成立了崇明县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建立了国家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第十八站所,依托三级培训网络,组织培训和技术服务。培训方法也是因地制宜,各种各样。
4.运行保障,构建区域全方位合作联动机制
(1)构建多部门联动的职业培训新机制:2012年,建立崇明县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县农委等12个委办局、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区等六大产业园为成员单位的职业教育集团指导委员会。由政府部门牵头,学校召集,建立专家资源库,落实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经费,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2)建立职业培训三级网络:依托崇明职教集团,构建以我校为龙头、18所乡镇社区学校为职业培训机构、272个村(居委)为办学点的职业培训三级网络。
多措并举抓落实,硕果累累见成效
两年来,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多措并举,赢来累累硕果,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1.构建区域成职教联动机制,形成职业培训三级网络。
2.《河蟹养殖技术》等七个现代农民职业标准和职业模块,已被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列入技能鉴定职业标准,在上海全市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推广。
3.助推了现代农业向绿色、有机品牌体系转变。
4.促进了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
5.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在面向服务国际生态岛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功能定位和战略发展目标,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建设绿色崇明,推进生态文明,使命光荣,任重道远。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将继续保持自身特色,发挥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很好的起到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成绩二】改革 学校发展的巨大活力
【关键词】改革 “订单式”培养
【链 接】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替上岗。
【典型案例】
在机电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电行业的渗透所形成的变革,使机电产品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巨大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机电专业虽涉及面广,但对某一岗位的知识、技能操练不足以应付目前岗位的要求,如何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学生适应新时代职业岗位的要求,学校机电部为此做出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瓶颈:
机电专业部管理着机电应用技术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两大专业板块,这两大专业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也创造过辉煌业绩。但随着制造业自动化控制的不断普及和信息技术的的深入应用,它逐渐成为现代制造业最低端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学习这门相对于其他工种来说几乎纯粹是体力活的技术。这使从事了二十多年机电技术教学的姚永佳主任难免有点失落。
姚主任暗下决心一定要提升专业的科技含量,必须改革和提升课程设置。有了想法就付之行动,经过大量调查他发现机电专业目前的教育还很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是过于重视理论的教育,实训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明显的脱节。姚主任感到,机电专业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培养模式上根本改变。
破题:
2011年,学校开始了国家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姚永佳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竭力争取使传统的机电专业成为了学校创建工作四大重点专业之一。从此,姚永佳一头钻入了对创建工作的研究中。他细心研读了《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他意识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不论从订单的企业、订单的数量、订单的水平、订单的质量还是订单人才的培养质量,都不是很完善,而且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配套的管理机制、注意事项、存在问题等探讨不多,挫伤了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
为更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机电部组建了“机电技术专业课程改革”调研组,学校机电专业部长、实训中心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组建调研项目组,共同参与调研。调研选择了包括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等已经开展过订单式培养的8家企业,他们设计10个大类36个方面的调查内容,面谈企业员工、班组长、车间主任、企业高管等共计98人次。
经过调研,他们发现,虽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开展并不顺利,一边热,一边冷,即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太愿意合作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校企合作制度的设计与建设问题、校企间效率与公平问题;在实际操作上会遇到订单量比较小怎么办、学校课程的设置如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办学特色如何彰显“校企合作”一些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加以解决。
调研报告提出了多项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企业订单需求的前提下,建立人才培养的多个模块,适应不同企业和不同学生的需要。这样一定会降低学校培养成本、提高培养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转型:
2012年10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姚永佳主持机电部“基于订单需求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与实践”课题开题。整个课题贯穿机电专业的示范校创建过程。
2012年底,为推进多方联动,深入推进学校与市场的融合,更好地实施订单式培养,学校、企业和行业联合成立了崇明职业教育集团。在集团牵头下,机电专业的订单式培养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他们实施了基于订单需求的模块化(分层)培养。一是订单设置市场化,学校深入企业,调查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制订订单培养的详细实施方案。2013年秋季,机电专业二年级四个班全部实行了订单式培养。二是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职业化,课程建设合作化和综合化。他们组织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管理第一线的企业家、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等联合组成的专业管理委员会,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决策和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便切实将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转化为专业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目前已经重新编写完成18门课程,其中一门成为市级精品课程,两门成为县级精品课程。三是教学方法多元化。改由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向任务趋动法、案例法、行为引导法、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等方法转换;可针对订单培养企业采用“典型产品”教学方法,为学生上岗拉近距离。教学上以项目为主,围绕典型产品,汇总知识载体。提倡“可以用”,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四是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课程教学采用灵活的“校企合作、师生互动、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多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企业实践等,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采取“校企教学学分互换”的新模式;将教学课堂延伸至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企业;而企业培训、教学的考核课程成绩,可转移替代教学的相应学分。这一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教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为就业打下扎实基础,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缩短适应期。
其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实行基于订单的模块化。即“通识模块+专业模块+订单模块+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根据订单来源和数量将订单培养分为“单一式订单”和“复合式订单”。结合社会需求、行业特点和专业发展要求,将订单式人才培养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分别是通识模块、专业模块、订单模快和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当企业订单学生数多于30人时,可实施单一订单式课程体系;当企业订单学生数少于30人,多于10人时,可实施复合订单式课程体系。当企业订单学生数少于10人时,可实施社团订单式课程体系。
另外,为使学生很好地融入企业,实现职业的稳定性和成长性,模块设计还关注了企业文化与课程体系的融合,并在课程体系中要加入了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四个模块,更加完善了订单式培养模式。
虽然改革的道路不是那么平坦,但是姚永佳的激奋之情还是溢于言表。因为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模块化的精细实施,让他尝到了甜头,更为机电这个传统专业开辟了可持续的新路。
【成绩三】服务 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服务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链 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就业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也是关系到我国建设成为小康社会的大事情,使得离土农民实现就业,是关系到农村稳定的大事情。而这些大事情,都需要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以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为主的职业学校,理所应当主动介入,承担起培养的责任。
【典型案例】
2001年,国家批准明确将崇明本岛建设为生态岛,计划到2020年要增加到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到时,崇明的森林面积要占整个上海森林面积的40%以上。
有两个实际问题摆在面前:一是每年要增加2万多亩的森林,意味着每年至少需要增加600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森林养护工人;二是每年要增加森林面积,就要减少2万多亩农田,这样会有大量的农民不再依靠种田生活,那么,这些农民的生活靠什么?地方林业管理部门着急、失去农田的农民也着急,崇明县的相关领导也忧心忡忡,带着问题到学校来调研。
作为全县仅有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面对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突破传统,为崇明生态岛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学校教育探索和实践的重要任务。面对当地政府所面临的困难,学校在第一时间就成立了绿化工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决定由学校分管培训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由学校培训部牵头成立绿化工培训办公室,以园林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体组建绿化工培训团队。学校领导指出,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国家建设新农村、为“三农”服务的一项惠民工程,更是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的有效途径。
迎接挑战,担当使命:学校通过调查发现,参加林业培训的社会人员大部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非正规组织从业人员,他们分散在各个乡镇。富余劳动力渴望通过培训实现就业,非正规组织从业人员要通过培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使自己更能胜任本职工作。而这些学员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基础不高,记忆力差,要想取得较好成绩,相当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一支强大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而这正是林业教育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
形式多样,参与充分:为了应对新形势下林业人才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为了更好地开展林业人才培训工作,学校领导把亟需培训的农民分散在18个乡镇,与乡镇成人学校合作,共同承担起林业人才的培训任务。学校先利用现代农林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对各乡镇成人学校的专职教师进行了绿化工、花卉园艺工、林业养护工培训,使得全县有50多位成人学校教师分别获得了绿化工、花卉园艺工、林业养护工职业技能的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然后由各乡镇成人学校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学校教师和乡镇成人学校老师共同为农民开展培训。这样通过构建绿化工二级培训网络,绿化工的技能培训就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起来了。
探索实践,结出硕果: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培训量达2000人左右,到2013年,学校总共开设了186个不同层次的绿化工技能培训班,培训的总课时达到近5万个,培训的总人次超过1万。由于每个培训班都是严格按照市职业培训中心制定的大纲要求编制教学内容、制定授课计划,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功底扎实的教师担任教学,所以,在参加等级技能鉴定中,我们的学员成绩都是相当优异。以2009年整个一年为例,绿化工初级工鉴定合格率达到91%,中级工鉴定合格率87%,初、中级合格率均远远高于当年市平均合格率。另外,崇明各乡镇林业部门目前所录用的近5000名生态林专业养护人员,95%以上都是参加学校绿化工技能培训的学员。
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合作开展的林业人才培训,破解了生态岛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取得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经过培训的农民,在乡镇林业养护队和绿化园林公司招工的时候,由于具有职业技能和相关证书,很容易被录取,成了林业职工,实现了从农民变成为职工的转变,再也不愁生活无着落了;二是乡镇的林业养护队和来崇明落户的绿化公司都能够容易地招收到经过培训的职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促进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三是通过培训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了,社会更加安定了。
在与乡镇成人学校共同培训林业人才的过程中,学校更是受益颇多,不仅加强了自身林业师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兼有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达到一定比例,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的成绩单又何止这些,两年示范建设,是学校飞速发展的两年,是跨越式发展的两年。两年来,学校紧抓机遇,锐意改革,扎实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涵,不仅办学规模明显扩大,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科研水平、产学结合、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内涵建设方面实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华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作出积极贡献。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努力奋斗。(卜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