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春系列沙龙走进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百名职教校长论坛关注“奋进新时代职教再出发”
11月25日,由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主办、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教育之春系列沙龙第77期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名职教校长论坛”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妃甸新校区召开。论坛以“奋进新时代职教再出发”为主题,邀请百余位职教领域的从业者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梳理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展示职教领军人的卓越贡献,弘扬中国职教精神,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任务和新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作主旨讲话。人民政协报社党组书记、社长王相伟,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全民在开幕式上致辞。
“教育之春沙龙寓意携手社会各界推动中国教育迎来春天,今天我们已然看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人民政协报社将继续发挥优势,持之以恒地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助推职业教育的振兴,讲好职教故事,唱响职教声音,为职业教育发展传播正能量。”王相伟表示。
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创刊之始,就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报道领域,周刊创办的教育之春沙龙则坚持聚焦推动职业教育发展。2006年,由我报教育周刊牵头推动并承办了由原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原劳动部、教育部和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的职业教育振兴论坛,连续承办了三届;2008年,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周刊还在人民政协报社召开了“中国职业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苏华,教育部职成司综合处副处长董振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树超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发言。
奋进新时代 职教再出发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名职教校长论坛”侧记
“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对于增加国人受教育年限、建立科学的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推动教育改革、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5日,在由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主办、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教校长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当天,风清日丽,旗帜飘扬,来自四面八方的职教人汇聚一堂,共同研讨职业教育发展大计。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奋进新时代,职教再出发”。
(一)职业教育越来越香
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区,鲁昕被一台看似银行ATM柜员机的自动售米机吸引,机器上有触控操作面板、出仓口、投币口等区域,机身多媒体显示屏上播放着一行字,“鲜米价格9.8元/斤”。实训老师掏出手机扫码付款后,机器便开始低沉轰鸣。透过可视稻谷窗口,只见稻米自动下漏,不一会儿就脱壳成为白米,从机器底部流出。刚碾好的大米温热,清香扑鼻。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军介绍:“这台机器由学院老师研制,现已在唐山部分小区试运营。”对此,鲁昕表示:“职业教育一定要发挥科研优势,紧跟新经济发展潮流”。
在动车学院(动车组技术实训区),作为唐工院的客座教授、十九大代表、中车唐车公司首席技师张雪松介绍说:“因为在学校期间就有工学交替,唐工院的毕业生到企业以后上手快,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节奏,学生素质非常高,在工厂里干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已经成为生产骨干了”。
如唐工院一样,职业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
会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建松介绍,该校办学43年,累计培养6万余名专门人才,其中担任各级行长和总经理的约5000余人。其中包括全球第一行——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等一大批金融高层,2003年后毕业生中超过百人担任支行长(总经理)。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曹克广介绍,作为曾经的行业院校,从2000年转制以来,该校一直为石油石化行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人才需求不是减小了,而是增大了,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供需比大概是1:10甚至1:15,我们的学生提前一年到两年就定出去了”。
鲁昕表示,职业院校支撑了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高铁上从服务员、列车员到检修维修工,基本全是职业院校学生,没有职业教育,很难有今天的现代服务业给大家提供这么多方便,没有职业教育,很多岗位创造不出来”。
(二)职业教育自信正在形成
数据一:2017年,全国共有1.25万所职业院校,年招生规模近950万人,在校生2700万人,毕业生830万人,非学历教育注册生5000多万人,开设1000多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
数据二:近十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05—2013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由939亿元增加到3450亿元,累计总投入约1.9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据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统计,1978—2017年,普通高职在校生数从37.96万增加到1104.95万,增长了28倍,普通中专从88.9万增加到712.99万,增长了7倍。近些年来,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
“这说明高职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显著,实际发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功效明显。高职院校注重服务贫困地区、乡镇建设、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发展,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发挥了服务基层的优势”。
“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投入能不能进一步增加?能不能强化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能不能加大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快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基础性标准?”10年前,在人民政协报社举办的“中国职业教育30年的回顾、思考与展望”论坛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树超曾超前提出三个问题。如今都得到了实现。
马树超回顾了中国职业教育一直以来借鉴国外经验的经历:借鉴德国经验,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借鉴澳大利亚TAFE经验,实施“双证书”,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借鉴英国国家资格框架下的现代学徒制经验,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在马树超看来,如今中国职业教育正从“借鉴”走向“创造”。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形成了面向职场、能力本位的技能培训理念和教学模式,推进了职业院校建设中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连续8年面向社会发布院校、省区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形成了高职教育新型质量观;在中国社会的角色认知逐步由解决高考难、就业难、解决企业需要、产业升级需要,正在向社会认可再攀登”。
(三)未来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历次工业革命的演进都是以转换经济发展的动能为基础,推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的出现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由此引发了生产方式、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特征的变化。
在鲁昕看来:“未来的时代是中国经济由量到质发展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进步周期不断加速的时代;是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入融合的时代;是人才总量、结构、质量决定经济发展的时代;是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大的时代;是世界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
职业教育也要因此变革,鲁昕提出未来职业教育需要有如下特征:对接科技进步;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对数字经济服务能力;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劳动者终身培训;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不断改善教育结构;有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鲁昕建议:“职业教育要走出学历教育误区,不拼学历拼能力;走出层次教育误区,不拼层次拼类型;走出高中本科补充误区,不拼补充拼结构;走出升学教育误区,不拼升学教育拼系统培养;走出单纯追求国民教育误区,不拼国民教育拼终身教育和培训”。
“未来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鲁昕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
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
为培育新时代工匠提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职普融通,做到因材施教;增加职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改革招录办法,做到择材录取。
二是正本清源,在消除传统偏见中弘扬工匠精神。要树立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级晋升机制、奖励机制和荣誉机制,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是要在推进思政教育中升华工匠精神。立德树人是“传道”,技能培训是“授业”。要坚持不懈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政教育工作中心,邀请技能大师、大国工匠进校园、到课堂,既面对面传授专业知识又身体力行参与生产制造,更现身说法把工匠精神的要求传递给学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树超:
从“借鉴”转向“创造”中国特色高职再出发
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高职教育最具有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鲜明特征,既是国民教育体系,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和产教融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要在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要求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快速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也是科技高速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关键是解决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跟上产业发展的要求;把产业发展对职业岗位的关键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和大纲等教学资源中;产教融合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资源水平提高了多少,教学过程优化高水平,学生面对职业的胜任力高水平,学校服务贡献力高水平。
中国特色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要站在从“借鉴”向“创造”进发的转折点,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再出发要在教书育人、产教融合、德技并修、逐步推广方面下功夫,让教书育人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的一种文化,为学生赢得更好的声誉,让学生在社会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
职业教育新发展财政应有新作为
为培育新时代工匠提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职普融通,做到因材施教;增加职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改革招录办法,做到择材录取。
二是正本清源,在消除传统偏见中弘扬工匠精神。要树立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级晋升机制、奖励机制和荣誉机制,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是要在推进思政教育中升华工匠精神。立德树人是“传道”,技能培训是“授业”。要坚持不懈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政教育工作中心,邀请技能大师、大国工匠进校园、到课堂,既面对面传授专业知识又身体力行参与生产制造,更现身说法把工匠精神的要求传递给学生。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军:
负重奋进职教路 执着创新写芳华
唐工院职教40年来“以需求和发展的观点看职教、以顽强和创新的精神办职教”的发展之路,描绘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真实缩影。正是由于坚定不移地开放办学和坚定不移地创新发展,学院渡过重重难关,凝练了“负重奋进,执着创新”的学院精神,创造性地形成了“产学一体,前校后厂”的鲜明职业教育办学特点;正是由于紧扣师生、产业、国家的发展需求做好服务,学院制定了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研发、深入开展国际交流等一系列办学举措,最终成就了唐工院的今天,也为学院走向更好的明天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