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孩子都是爱学习的,同时又都是贪玩的,这两者并不对立。一个正常的孩子,在玩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学习,因为学习是人类本能的需要。
可在现实中,厌学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表面上看起来,孩子厌学的原因千差万别,归根结底都源于这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过不愉快的体验,或因为学习跟自己的其他需求冲突了,不知不觉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主要体现为几种情况:
被迫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
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对学习失去信心,干脆放弃了;
学习中努力和进步没有得到肯定,失去动力;
因为不喜欢老师,也会抵触学习。
终归的根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的,一类是内心的。而内心因素才是决定性的。
02
我记得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讨厌做作业,因为她的作业太多了。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抄写、默写与重复做题。
一个字写错了,第二天要被老师罚抄50遍;一句话里有错误,也要抄20遍。她常常写到十点过后都没有写完,做着做着就哭了。
女儿常常晚上很迟才能睡觉,第二天没有精神。日久天长,渐渐对学习从厌倦到抵触。
于是,我不要求她每天完成作业,9点多就让她睡觉去了。
女儿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甚至有时整节课被罚站,而我也成了老师眼中不负责任的家长。
女儿在四年级之前一直被当成问题学生,每一次家长会,我都会被老师留下,希望我积极配合学校。
女儿的性格也开始变得很不好,她抵触开始抵触去上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将她转到了另一所学校。
女儿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常常不到8点就完成了作业,然后她开始看课外书,9点准时睡觉。
半个学期过去了,开家长会时,每个老师都说她"表现不错,学习进步很大"。
女儿的脸上荡漾着轻松而喜悦的笑容。
期末的时候,女儿语、数、英三科全优。老师的评语是"品学兼优",同学给她的评语是"你太棒了"。
为什么女儿能够从厌学的"问题学生"变成了"品学兼优"?
因为她内心的学习火苗,一直没有熄灭过,只要接触到氧气,就能重新熊熊燃烧。
在她很小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会拿着书本给她讲故事,告诉她书里面有非常多神奇的故事。当她稍大一些她开始学着我的样子拿着书给布娃娃讲故事了。
后来,她喜欢上了看书,我给她买了很多课外书,我们常常安静地坐在一起,各看各的书。我们非常享受这样的感觉。
她的内心是喜欢学习的,只是之前不愉快的体验压抑了她的学习欲望。
在她学习状态不佳时,我所做的只能尽量地给她减压,让她有透气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
当她遇上对的老师和学习环境时,潜藏在心里的火苗就复燃了。
03
当一个孩子表现出厌学迹象时,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有很大的压力了。
这时我们不应再对着他挥鞭催逼,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如果他心中的压力出不来,学习的火苗就无法接触到外面新鲜的氧气,只会渐渐熄灭。
因此,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学习遇到困境时,家长千万不要让他失去信心,而是要帮他找回信心。
我还记得女儿二年级时写第一篇"看图写画"作文的情景,面对四幅图她只写了一句:
有一人喜欢摘花,后来她看到草地上有个牌子写着"爱护花草",就不摘花了。
老师给的等级是"C",并附了下面的批语:字数太少,内容不够具体。她开始害怕写作文,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
第二次作文布置下来的时候,女儿愁眉苦脸地说:妈妈,我不会写!
我开始耐心地启发她:这图里面都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开始是怎样的,后来又是什么样?这个转变的原因什么?把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
女儿似有所思地点点头。
半小时后,她的第二篇"简洁作文"出炉了:
有一个人喜欢骑马,可他不会骑,后来他爸爸教他,他就学会了骑马。
女儿可怜巴巴地说:"我能写的都写了,实在想不出来了!"
于是我陪着她分析图中的情景,在我的循循善诱下,她看到了绿色的草原,学着体会画中人的心情变化,想像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
这些细节在女儿心中渐渐形成了一个故事。
最后,她认真地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了,完成了她创造的第一个奇迹,她的脸上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从此,她爱上了作文。即使在她学习低潮时,也依然保持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因为已那成了她的一种享受。
外在的学习动力,比如因为喜欢老师而学习,比如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这样的动力是脆弱而短暂的。当孩子换了一个老师,当他努力和进步得不到表扬和鼓励,就会丧失了动力。
只有内在的学习动机,才是支撑他学习的持久动力。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挖掘和保护孩子的内在动力。
第一是培养他的兴趣,让他在学习中产生内在的快乐与成就感;
第二是在他遇到挫折和压力时支持他,给他信心和动力。
他需要的是自身价值的肯定,需要的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打败别人,所以请不要拿他跟别人比。
只要心中的火苗不灭,总会复燃的。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他找到氧气,点燃藏在心中的那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