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自从中国对于全世界的第N大发明——考试诞生后,人才的选拔,主要依据考试进行,乡试、省试、殿试,层层选拔,中者成为天子门生,享有了诸多特权,即使没有出仕亦然,至少见了权贵可以不跪。这就使得读书人在寒窗苦读之后,得到相当的面子。于是,读书人趋之若鹜,即使名落孙山亦艰难前行,“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并不是奇事,老秀才、老童生多得是,所以“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实在稀松平常。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让读书人魂牵梦绕,考场失意的读书人如过江之鲫,也不乏赫赫有名的大家。江南四大才子的祝枝山和文征明两位科考屡次不举,一个考了七次、一个考了十次都铩羽而归,蒲松龄7次科考 72岁也未考上举人。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簇簇”的美梦依然让读书人前仆后继,因为,只要高中,鸡犬升天。
时至今日,高考、国考、省考、几百种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英语等级考试……你头大了吗?反正这辈子,你不是在高考的路上,就是在其他考试的路上,永远要考试,真不容易。所谓“学霸”,于我来说,那是神一般的存在。我从小的求学之路,一直都是吊儿郎当的,貌似没怎么出大力,流大汗,大学生涯就结束了。
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上学前对学校都抱着美好的愿景,看着背着书包上学的哥哥姐姐,就是一道风景,入学后却发现学校不是乐园。我那时上小学,课业负担较轻,没什么思想、心理负担,也没什么远大的志向,能吃上国库粮就觉得很好了,所以我的路还是很顺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学、听课、写作业、跑步、打扫卫生、被提问、被批评、完成很多其他的任务等等等等,还要每天机械重复,甚至尊严被当泡踩,面子丢了一地。
在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的多重高压之下,绝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学习状态,充当了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不是学思、学问,而只是学答,哪有多少学习乐趣?所以,上学就打憷,产生“厌学”情绪在所难免,上课走神、作业敷衍、打架斗殴貌似顺理成章。
真正的好课堂是有效课堂,是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的地方,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共生舞台,是师生之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美妙时刻。这种高大上有多大比例的人能够做好?每个人扪心自问一下,你的求学生涯,遇到过几个这样的好老师?所以我们不要苛求老师十全十美,就像老师也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一样,大家都是搬运工,在有限的条件下,做个好的搬运工就不错了。
其实,一个人的智商在出生的时候大致差不多,学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家庭背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毅力等有差距,造成了后天学习能力、学习经历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一旦学力有了差异,学习道路就可能迥然不同。所以,学力是一种能力,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层次分明,高学力的人就不易厌学,反之就容易。现在的教育环境,学习让孩子不堪重负,即使倡导素质教育,被各级挤压之后,也只剩下单纯的教育,素质被无情抛到一边。天天面对一大堆五花八门的作业导致学习疲劳,作业过度挤占玩耍时间,甚至包括音体美课都经常被挤占,重复性、机械性作业过多,或者是孩子成绩跟不上,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再加上老师不恰当的责罚、同学有意无意的嘲笑、家长有心无心的打击等等,不厌学才怪呢!青春期的逆反和叛逆,就是表现之一。即使美食,天天不重样,也能把你烦死,非得厌食不可。至少在他们还小的时候,不要以爱的名义强迫,要多引导,即使威胁、利诱、勾引,也比强迫好得多。问题是,谁能保证老师、家长、同学的每句话都能恰如其分?谁保证这辈子不被责罚、嘲笑、打击、强迫?或许被嘲笑打击责罚得多了,心理承受力反而好了,抗压能力反而强了。而那些很少受到打击责罚的,有些反而承受力很差,就像薄胎瓷,更容易出问题。
我经常给学生讲,当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时候,只能选择改变自己。我们无法改变教育体制、评价手段、教育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意志上坚强起来、快乐起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更多的是靠毅力、靠功夫,“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到底才可能胜利。多与他人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首要的是要解决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动力,等习惯成自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是天天给学生空谈“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要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经常性的给予赏识、鼓励,甚至奖励,让孩子在被认可中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然也。
有些老师很聪明,且极负责任,只给学生选取少而精的有代表性的题目作为作业,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完成了。有些老师不愿意做精选工作,使劲给学生布置作业,家长还要推波助澜,看不得孩子片刻休闲,孩子们苦不堪言,可能就以消极的磨磨叽叽、拖拖拉拉、敷衍了事来对抗,这就很考验老师和家长的水平了,于是老师和家长费尽心思与孩子斗智斗勇。所以,与人打交道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如何给孩子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很考验一个人的智力手段。谁都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如果一个人集个人天赋、良好的家庭教育、扎实的基础教育、优秀的高等教育于一身,之后再具备良好的科研环境、自主的创新精神和难得的时代机遇等条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他不可能不优秀。
有句话说得好,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与你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待,即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能听到那绵长的回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不是朝夕之功,不要期望拔苗助长,习惯的养成非一蹴而就,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收获的日子注定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但那是希望。家长要学会改变方法,不要见到孩子厌学就忧心忡忡,好像世界末日到了,这于事无补。要学会把好方向盘,没有一条道路是笔直的,人生之路也是。
所以,厌学,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是谁,都要学会微笑面对一切,即使地能陷下去,天却塌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