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序看贴
  • 倒序看贴
找学校

小强已经在家一个月了,每天不是在卧室看手机,就是在书房打游戏。如果父母唠叨的厉害了,他就躲在自己房间里玩手机,父母说的少了他就跑到书房玩游戏,一说上学他就离家出走,或者是把自己关进房间里。父母实在是觉的没招了!

孩子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反正他就是不上学了,父母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呢!重话不敢说,怕刺激到孩子,孩子做出过激行为,软话说了没用,孩子经常是我行我素,才不管父母的焦虑和担心。

养孩子本来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发现养个青春期的孩子更难!

今天咱们不具体分析厌学这件事情的原因,因为每个孩子不同,要写厌学需要一个专栏,咱们就具体谈谈父母养育青春期孩子的时候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和4个常见反应,最后以厌学为例给大家支一招普遍适用的PASTA谈话法。


继续用开头小强的例子,小强已经在家呆了一个多月了,对于厌学这件事情,父母觉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该讲的道理讲了,该带孩子做的检查,做了,也没发现这么事儿,但是父母确实无法把他弄回学校里去!

其实这里就反映了父母养育青春期孩子的两大问题:

1、当我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他的行为不可接受的时候,如何去遏制这个行为问题?

2、当我们开始管理孩子问题的时候,如何才能不感到力不从心?

这是很多青春期父母所遭遇的两大问题,明明看到问题了,却没有办法或者无力去解决。


在这个时候又衍生了父母的四种无效反应:

1、忽略问题

小虎的爸爸感觉和儿子沟通交流太难了,所以每天加班,这样就不用回家见到儿子和愁眉苦脸的妻子了!

这是通常有些父母的做法,他们觉得”太难了,我管不了“,然后就开始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很多父母都会用加班,出差,工作忙碌来避免自己闲下来以看到孩子的问题。

这种父母会让孩子感觉父母是无法依靠的,自己不值得父母爱。

其实没有那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都会在某个时刻觉得没有办法了,很无助,甚至想要放弃。可是孩子活生生的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退缩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这个时候我建议弄清楚自己害怕什么,多去学习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缺坚持的父母。


2、 不敢管教

持有这种心理的父母,大部分的想法是”我不能让孩子不喜欢我“,所以他们对于孩子采取的是不对抗,不设定界限,在他们感觉和孩子发生冲突是无法接受的事情,尤其是需要给孩子规范的时候,他们不敢,因为担心孩子就此不喜欢他们。当然他们通常的说法是”我的孩子很脆弱,要是管出什么事儿来,还不如我现在养着他呢!“

其实孩子哪有那么脆弱呢?很多时候孩子比父母更了解父母在乎什么,所以他们总能抓住父母的痛脚,让父母妥协。规则和爱是并行不悖的,就像我们成人的世界有法律和规则,那些并不是为了伤害我们,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

当父母没有规则或者不敢设立规则的时候,孩子和父母的角色会混乱,孩子感觉不到爱,父母感觉不到尊重。

爱意味着明确的规则并坚决执行。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安全,父母是可以依靠的。


3、过度干涉

这类父母大事小情都要求孩子跟自己汇报,他们想要知道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做什么,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孩子安全的保障,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事情就会失控。这种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还可以,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要么迎来反抗,要么让孩子变成妈宝。

父母的不放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付这个世界,其实青春期是孩子学习独立面对世界的开始,相信孩子,给孩子机会让他们锻炼独立做事才能让孩子真正的长大。

4、无方法的严管

这类父母属于育儿强迫,觉得自己必须教育好孩子,孩子也必须表现优秀,否则就是自己的无能。他们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给孩子的感觉是”我永远都不够好,我是个坏孩子。“

其实这类父母应该多对学业以外,和成就以外的事情进行鼓励和称赞,为孩子本来的样子而高兴,而不是为他们做到了什么而喝彩。


那么对于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怎样做更合适呢?我建议父母来学习一下PASTA对话法。

PASTA对话法是种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沟通、应对孩子行为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家长通过准备、安排对话、陈述事实、解决难题和达成一致5个步骤,有效地改变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行为,发展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面我们继续用小强厌学的例子来详细讲解这个谈话法的使用步骤:、

1、鉴定问题

小强不上学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在适龄阶段上学,但是孩子不上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在鉴定问题阶段需要搞清楚的,这个孩子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放纵自己而不上学,还是因为校园霸陵不敢上学,或者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厌学,我们需要先去弄清楚原因然后才知道下一步的具体行为。

案例中的小强属于学习动机过弱的孩子,他本身学习成绩不好,小学就出现过不想上学的反应,那个时候父母打两下,说一说也就去了。到了中学,老师管的严,学习压力大,他就不想去了。而且在家可以随便看手机上网,他就更不想去了。这个时候想要解决不上学的问题,首先是在家里规律生活,没收手机。所以这次谈话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家里的生活规律和手机的使用时间。

2、准备

确定问题之后,我们就需要父母来设定谈话的脚本了,提前准备是谈话正常进行的保证。父母需要预先设想当跟孩子提到要孩子在家按时起床和不能随意玩手机之后他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又要如何应对这些反应。

一般而言当一个孩子在家里自由习惯了,这种谈话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个大石头,孩子很清楚什么可以触动父母,让父母不能进行正常的谈话。

小强一般威胁父母的方式是离家出走,把自己关起来和绝食。同时他会通过辱骂父母和动手来让谈话无法进行。

当父母通过角色扮演把各种情况都预演了一遍之后就开始正式进行PASTA对话法了。


3、开始实行PASTA对话法

(1)约定时间

请事先跟孩子约定一个时间,这种尊重他们的行为,可以让孩子重视这次谈话。同时可以防止随便抓孩子过来谈话,他没有时间或者情绪不好而导致谈话失败。

爸爸:“明天下午三点,我和妈妈在客厅等你,我们来谈谈关于你在家不上学的问题。”

小强:”有什么好说我的,我就是不去上学!”

爸爸:“明天下午三点,我们在客厅等你!“

小强:”你们真麻烦!”

爸爸:“明天下午三点见!“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我们需要不停的强调,才能让他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和孩子预约,即需要尊重,同时也需要强势。爱和规则是并行不悖的。


(2)说一些肯定的话

好的开头,将会带来好的结尾。要知道事先动员可以让员工工作更积极,那么跟孩子谈话,事先强调孩子好的一面可以唤起孩子的责任感和向好的意愿。

爸爸:最近一个月你都待在家里,帮妈妈洗衣服,扫地,换灯泡,爸爸觉得你好像瞬间长大了一样。

对孩子好的行为进行重点描述,如果实在找不到,请描述孩子让自己感觉好的地方。

(3)说清楚问题

简单,清楚的描述问题,而不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爸爸:我们发现你最近因为玩手机都没有按时起床,也无法和家人一起吃早饭,这对你的健康很不利。

(4)说出你想达成的目标

爸爸:以后你需要每天6点起床,晚上9点休息,并且休息时间到了,手机要放到客厅不能再带到卧室去了。


(5)解决难题

一旦父母说出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难题就出来了!孩子会找各种借口,甚至是耍无赖就是不肯交出手机,他们会威胁父母,辱骂父母,甚至开始有暴力行动,这个时候我们事先的角色扮演,就可以杜绝因被孩子触碰自己的情绪开关而导致的冲突出现。

小强:你们真的太无聊了!

爸爸:我知道你对这样的安排很生气,可能觉得我们想要控制你,觉得对你不公平。但是我们需要对你的健康负责,我发现好几次你都到凌晨两点了还在玩手机游戏,这对眼睛,身体都不好。

小强:这不公平,你们不玩手机吗?凭什么管我。

爸爸:我理解你的感受,你觉得这不公平,但是为了你的健康我们必须这样做。

小强:你们要是敢这样,我就离家出走!

妈妈:你因为爸爸和我设置的规则感到愤怒,心烦,这很正常。无法自由的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确实很让人沮丧。

小强:为什么我不可以像你们一样。

妈妈:我们就是为了让你和我们一样所以才订立的这些规则,规律生活,有节制的使用手机。

小强:为什么我不能在自己想玩的时候玩呢?

妈妈: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则,我们需要遵照规则办事。我知道你觉得我们让你不好过。

--------

父母需要克制自己的怒气,坚持自己的规则,事先的角色演练是面对冲突的好办法,这样才能保证在谈话的过程中,一切都按照自己曾经设定的脚本去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接纳孩子的情绪,疏导孩子的情绪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先放下自己的目的,疏导他的情绪,然后回到目的上来。


(6)达成一致

当父母一直保持平和而坚定的态度时,最终定会达成一致,这个时候一定要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

爸爸:我们为你骄傲,儿子,你至少敢和我们逃课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这样要求你,你会有些不高兴,但是我们希望你至少可以规律生活,有一个好身体。

小强:这样做真的是烦死了。

爸爸:好吧,这确实很让人难受。不过这就是我们即将做出的改变。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上床,上床之前手机放到客厅充电。下周我们会回顾这个计划,看看事情进展的如何。儿子,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我们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我们首先需要确保你身体的健康,如果事情有变化,我们会考虑改变今天的安排,到时候会再有一次谈话。

小强:好吧,我可以走了吗?

妈妈:当然可以,你很棒儿子。

温和而坚定的谈好之后,请白纸黑字的写下来,并且签名,这会使谈话更有效果。同时在结尾的时候不要忘记夸奖孩子。


后记:

对于这种厌学的孩子,直接推孩子回学校并不现实,只有他在家不舒服了他才会觉得还是学校好,这就需要家庭生活是有规律的,他觉得受到了束缚,而且无法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样他才会考虑回到学校。小强在这个规定执行了半个月之后觉得在家还不如在学校舒服,所以主动的提出了回学校去。

厌学的原因不同,孩子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送孩子回到学校的过程远比我写出来的要困难的多,请不要随意对号入座。

赶紧回复一个吧,可以获得积分噢!
本贴共有0个回复,点击率64回到『厌学』
发表回复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