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序看贴
  • 倒序看贴
找学校

 “厌学”按表面来理解是指对学习兴趣不大,但是在工作坊中提到的“厌学”案例,主要是针对那些呆在家里不肯去学校的孩子。在日本这种现象叫做“拒绝上学”,貌似这种叫法更加精准和去标签化,这是一种现象,并不是一种疾病诊断。

在一个手机游戏成瘾拒绝上学、甚至拒绝沟通的案例中,咨询师发现,手机游戏是她能找到的跟当事人交流的唯一一张入场券。她跟当事人约定,每次咨询都有20分钟时间来一起玩手机游戏。在渐渐能够互动之后,咨询师也去做了当事人喜欢的手工,真正理解和体会到当事人的投入和用心,从而建立起良性的关系,激发当事人对其他爱好的热情,注意力的逐渐扩大,进入到有更多选择的生活状态。

    还有在对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采用的游戏式治疗的案例中,咨询师深入到孩子的世界,采用孩子的语言,比如跟孩子一起趴到地板上画画,做照镜子游戏,最终渐渐开始互动。这是咨询师所理解的使用当事人的“原词”反馈,尽量做到跟来访者在同一情境工作。

相信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帮助挖掘来访者固有的资源

在一个儿童焦虑的案例中,为了克服紧张心理,咨询师提问来访者,紧张的情况下通常会怎么做,有没有让自己感觉好一点的方法?孩子提出了诸如想其他事情,用手指划书等方法,咨询师带着极大的信任鼓励他去尝试。一点一点延长了孩子感觉好的时间,最终恢复到良好的生活状态。咨询师始终秉持“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的理念,相信旧方法比新方法快,采用当事人自己的方法。


小步前进,有效继续。

    在一个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案例中,孩子因为目睹了一个孩子突发急病昏厥离世,产生应激反应,不敢走入教室。而在咨询师的鼓励下,能够鼓起勇气被妈妈陪同进入教室,到独自进入教室,妈妈在外面等,随时可以出来,到能够独立上半节课,最终能够恢复到常规上课。咨询师相信,任何改变,都是有过程的,而这个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不仅仅是孩子自己,也需要孩子的支持系统,包括家长和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

    如同老师所讲,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厌学干预”,不只是让孩子改正缺点,而是让微小的优势长期积累,并螺旋状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努力,更需要耐心。

3. 家庭系统咨询

    印象很深刻的一部分,所谓家庭系统咨询就是把家庭系统作为咨询的对象。一般具备三个条件,做家庭咨询会有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a. 整个家庭陷入一件事情,成员都为此感到慌张,这样会动力很强。

b. 家长认为自己需要改变,而不只是改变孩子。

c. 孩子和家庭都需要这种改变的发生。

    当面对一个家庭系统的时候,会接收到很多信息,咨询师要做的是观察其中的气氛流动和状态,对大量的家庭信息进行高速处理。咨询师需要注意不要被太多信息淹没,重要的是要抓住其中的关系。

咨询师对家庭系统咨询中的信息进行了三类划分:

1) 人口学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数量,年龄,工作情况等。

2) 主干信息:主干信息都是跟关系有关的。把家庭系统比作大树,主干信息就像大树的树干,是需要首先关注的对象。而在咨询过程中,要做的就是要摇动树干,而不是枝叶。比如,在一个妻子咨询老公出轨的案例中,咨询师问的问题是:这件事还有谁知道?你通常有事情会跟谁讲?(了解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妻子的支持系统)婆婆知道了什么反应?公公什么反应?(家庭关系情况)。

3) 旁枝信息:一些枝叶信息,不足以撼动树干,但是在接下来的互动中也会涉及到。在咨询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收集的,但是起作用的主要是主干信息。

个体与家庭咨询的区别:

    个体咨询是盯住来访者这个人,和这个人后面的场。家庭咨询要盯住的是关系,整个家庭的场。在家庭系统中,保持中立是帮助咨询师和来访者家庭建立关系的基础。

处理情绪的技巧:

    情绪无法消除,但是可以用其他情绪代替。注意的是共情不可过度,如果不是强烈爆发,可以先用理性问句转移,注意把握场中的气氛。比如老师自创的“借刀共情”:妻子在哭,咨询师把纸巾给丈夫,让他递给妻子。使丈夫参与其中,从而影响到他的态度。或者自然地提起一个新的话题,改变场中的气氛。


4. 社会建构论在厌学干预中的应用

    老师引用了葛根的社会建构论的基本概念:一切被我们认为真是的东西都来自社会的建构。或者,更夸张一点说,没有东西是真实的,除非我们认为它是真实的。所以说,在社会建构论里面,所有的概念都是一种建构,而能够建构,就也能够解构。

    在厌学干预的应用中,老师而采用了焦点解决的取向:根据焦点“没破不补”的理念,对厌学现象采取了“非病理化”的解构;根据“多做有用的,无用的自然变少”的理念,对厌学采取“正向”的干预;根据“协商创造未来”的理念,对“厌学”干预进行关系性评价,着重于在每一个互动的当下,都能让个案感受到尊重。而对于“厌学”现象,每一个案例都是不同的,关心他们的每一个故事,而不是主观的预设,“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

    我们由目标管理时代进入到价值管理时代,主要组成要素由原来的“目标,路径,工具”转向“意义,乐趣,机遇”。生活中意义的缺失,是当前很多“空心病”案例的根源所在,而对于意义的解释,老师引用了杜维明的一句话“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寻找。”

5. 困惑与反思

    在课程的过程中,也有过一些困惑,“拒绝上学”现象一定要当作孩子的问题吗?他们必须要适应一种格式化的对待方式吗?

    比如一个上课会乱动的孩子,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最后能够做到不东摸西摸,能够安静上课了。课后在跟同学们探讨,是否做出这些改变就应当被认定为成功的咨询,特别是从长远来看,能够确定这一定有利于来访者长期发展吗?

    我们发现,这源于父母的期待和咨询目标,也是根据目标而进行的一种建构。诊断为多动症,然后针对目标进行治疗,有时候需要这样标签化的处理方式。就像葛根说的,他甚至不赞成使用“社会建构论”这个名词,然而不进行概念化我们甚至无法对此进行交流。所以,标签化,概念化在有些时候都是需要的。只是,如此频繁地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应该对他们的建构的本质保持警醒,才不至于成为限制。就像老师所说,“抑郁量表”测量结果,只代表他此时此刻的感受很不好,除此之外,不能说明其他。

    我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提到一个有名的比喻,猴子会爬树,但是鱼是无法爬树的,但是它擅长游泳。也有一种观点“但是现实是100条鱼里面有90条都能学会爬树,这10条学不会就是不如其它的。” 我想需要探讨一下的是方向的问题:我们的方向是要用通过竞争的方式来淘汰掉一部分人,还是要提供更包容的方式,使更多的人都能保留自己的特质,发展自己的天赋呢?

    而“鱼擅长游泳”,也只是我们的一种建构罢了,只因为游泳这种特质引起我们的兴趣和羡慕才会去做这样的建构。因为鱼会游泳,我们甚至忽略了鱼全身长满鳞片,鱼的眼皮不需要闭上,鱼能够在水中呼吸。如果我们因为具备了一种建构方式,就要所有人都去适应这种建构,而抹煞他们的其他特质,是不是一种专制和狭隘呢?

在后来的课上,老师也提到一点,拒绝上学的孩子难道一定不是鲁迅说的“呐喊”者吗?作为咨询师,能够尽量保持多元化的思维和赋能方式,可能会是来访者的幸运。

    早晨爸爸在家庭群里发了一个小数学题,求解一个内置在三角形里面的长方形的面积,已知条件只有三角形边长的两部分——除了正方形的长和宽剩余部分的长度。说他用了半个小时算出来,问我们谁能在2分钟内解出。我估计他是在做思维训练延缓衰老,不过也可能就是感兴趣,看他这么认真,还专门写下来,正好送好娃也有点空就做了一下。一分钟画图,一分钟解方程,2分钟算出来了。我估计他肯定没用方程,指不定是怎么弯弯绕绕算出来的,因为他全身器官最勤快的就是脑子。

但是我发现方程是个好东西,不用去追究那些根源,只要寻找一个等量关系,托付于这个关系,相信里面藏着关键的信息,一步步走下去,就能演绎出神奇的结论。这让我想到最近在读的葛根的《关系性存在》,里面有很多革命性的理念,给我的感觉,这本厚厚的书就像一个普洱茶茶饼,每次掰下一小块,就能泡一壶酽茶,品味上一阵子。

人是关系性存在,这世界上的任何一样东西,无一不是关系性存在。而在咨询中,关系更是如此重要。今天我突然发现,后现代流派中做咨询也类似于解方程——不纠原因,不求甚解,遵循天理,关键是要着力于建立关系,对来访者尊重,欣赏,好奇,一步步跟着来访者,相信这种契合的关系能够演绎出神奇的结论,陪伴着他去向一个咨询师也无法预知的地方。


赶紧回复一个吧,可以获得积分噢!
本贴共有0个回复,点击率47回到『厌学』
发表回复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