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尚未成年的孩子由于人生经验不丰富、心智不成熟,几次考试受挫、在学习中获得不了乐趣后就容易轻易言弃。
其实,孩子厌学是有多种表现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孩子退学了才算有了厌学情绪。
不同类型的学生,表现虽然有差异,但是都会对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
那么,身为家长的我们,又该如何帮孩子们悬崖勒马,让他们能够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呢?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多数学生都遇到过瓶颈期。有的学生因为总是跨不过学习的“坎”发展出厌学的情绪来。
家长如果了解孩子的心理,就可以不用“干着急”,而是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度过“厌学期”,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中。
(一)认知调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1、促使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对事物的看法是由自己来调节的。因此,学生自己要主动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把握现状,克服各种困难继续学习。这种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的态度,必须在中小学就要开始培养。儿童的自我评价过低,不仅会导致厌学,更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学习过程中的失败、老师的否定、同学的排斥,都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出现厌学情绪和行为。这时可以帮助他们找出导致厌学心理的内因和外因,并将内因与外因加以区分,如外因包括学习负担过重、在学校不受重视、家长期望过高等;内因包括学习认识上的偏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等。教师要帮助他们认清这些厌学的原因,并进一步进行合理归因,既不要一味地归因于外,敌视他人,也不要完全归因于内,全盘否定自己,甚至极度自卑。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儿童的学习兴和自我意识,避免其厌学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2、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对于厌学儿童,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①家庭治疗。如果儿童的厌学情绪与家庭有关,如家庭气氛紧张或父母给予的学习压力过大、期望过高,那么就应该使用家庭治疗的方法来解决。例如,可以对这个家庭进行父母关系或亲子关系治疗,也可以由几个家庭组成团体进行交流,找出儿童厌学的具体原因,及时调适。②合理宣泄。如果儿童的厌学心理与紧张情绪或消极心理有关,那么可以让他们进行适当的宣泄,如将过重的学习负担暂放一边,彻底地放松一下,或是对父母或者朋友彻底宣泄自己的不满绪等。③强化治疗。对儿童的厌学心理还可以使用积极的强化方式进行治疗。例如,让厌学的儿童将自己的优点加以罗列,并不时给以肯定和赞许,或是在他取得了些许学习进步时进行表扬和奖励,并及时制定下一步努力目标等。
(二)情感联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必要保证,也是学生克服厌学情绪之良方。学生喜欢并佩服你这个老师,他就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就会信服你所讲的道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做到:
1、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使学生乐意合作和接受教育。
2、要信任了解、关心爱护学生。只有信任、关心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和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地发展。
3、要讲求民主,宽严有度。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正确把握宽与严的标准和尺度、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4、塑造和提升教师人格,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努力成为“问不倒、难不倒、气不倒、累不倒”的“四不倒”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成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引路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三)意志锻炼——提高学生的挫折容忍力
加强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厌学始于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有些厌学的青少年也知道厌学不好,想摆脱厌学情绪,振奋精神,但往往浅尝辄止,主要是抗挫折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意志性格锻炼。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二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遇到挫折时会找到适当的方法(如升华法、补偿法等)减轻心理紧张;三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教师可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设置一些挫折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或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知识的讲授,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自己的意志等。
(四)行为塑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把握学习策略
1、激发学习动机
出色的学生一般都具有高的成就动机,他们相信自己的人生能获得高成就,并且竭尽全力去实现。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当然,理想必须符合现实,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宇航员或体育明星,但事实证明,高成就动机对学生的学习确实有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设计完成学业的步骤,让学生明白从大方向、长远来看,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未来工作和生活水平是成正比的。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完成学业的诸多步骤,特别是让学生知道迈向成功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完成学业之后获得的奖励,如好的工作和收入等。这是一个过程,要持续进行,并且通过多渠道逐步实现。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一种个人力求接近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与心理倾向。学生不厌学,不一定对学习有兴趣,但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一定不会发生厌学。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消除厌学现象的重要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1)让学生悦纳老师。如果学生讨厌某一老师,他也会讨厌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重教仪教态,学习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剖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乐于疏导学生偏差的心理等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2)帮助学生获得寻求知识的新奇感。教师既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与学生一同读书、评书,使学生读有所值,读有所乐,逐渐学会从知识中寻找到可令他们感到新奇的、喜欢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促使学生的兴趣向学习转移。厌学学生并非没有其感兴趣的知识,只不过是兴趣中心不在所学习学科知识上;或兴趣面不广,只对某些学科感兴趣;有的是兴趣的稳定性差,兴趣中心不断转移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兴趣中心和特点后,要引导学生扩大兴趣范围,并把兴趣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4)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结合实际对学习材料补充其趣味性,给学生创设一种知识的饥饿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另外角度解析,使深奥的、逻辑性强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给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和阶梯,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在不断的满足中不断提高。
3、运用学习策略
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习困难的学生大多数是因为学习策略不当,不适合课程学习。学习策略来自于教师的直接指导,也可能来自于其他同学或朋友。学生在运用一种新的策略时,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务必努力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整、修改,改变策略适合自己学习。如果学生发现策略起了作用,就会更有效、更频繁地使用这些策略,并在学习中不断试验策略的有效性,一旦采用的策略提高了学习成绩,学生就会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继而促使学生密切注意不同策略对学习成绩的提高程度。有效的策略学生会坚持使用,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给学生带来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适合课程的学习策略。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感,相信自己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这对学习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