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逃学、自残,在胳膊大腿上划了深深浅浅的伤口,触目惊心。
一个学生,很优秀的孩子,心情不好时候会用铅笔扎手指尖、用小刀划胳膊,似乎在做这件事情时候并不感到疼痛。学生母亲听到这件事情感觉天都要塌了,不知道为什么眼里乖孩子会变成这样,因为孩子问题,在衡水租房子陪读了一年半。
很多产生问题之后,父母都会劝孩子,老师也劝要和孩子沟通,但是父母往往回复:“我说了不听啊”,就可想而知关系如何僵硬。孩子已经放弃了沟通,大人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听,说急了还会和家长吵闹“我就这样了,怎么也学不会了,我不上了”。家长感觉孩子越发无理,焦急之中,说的话越来越重,甚至直接动手揍一顿。
老师与这样一个学生接触时,学生告诉老师:“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感觉谁都看我不顺眼,放假我爸就着急给我找各科老师补习,而且我说的任何话在我爸眼中都是废话,总是给我将各种大道理,拿单位同事孩子作比较,感觉自己丢脸,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在我爸眼中是一团垃圾,我自己也烦,一听他们说话更烦”。依然记得那个学生的眼神充满了无助、愤世,从开始的我爸到最后的他们词语的变化。
学习压力自然大,社会压力也是有。学生学习,有的成绩好得到了各种恩宠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有的成绩差被各种瞧不起。有的孩子愿意考试,有的到了考试就生病来拒绝考试,甚至我知道有的孩子故意晚上不穿衣服洗凉水澡发烧来逃避考试。(这也是在学生群了解的,当时看了只能长叹一口气)我现在不想探讨现在社会必须学习来适应社会,只想单纯的解决一下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这个话题。
按说一个人的性格是从小时候开始慢慢养成的,属于放养式,当然有智慧的父母自然会刻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教育是培养社会人,难免带有对性格的重新塑造,而在长期学习中,遭到鄙视和遭到表扬成为常事。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一般都会有种活动,对班级或者学校提一些建议来达到改进的目的。如果学生A(学习倒第一)提出来,老师,我们早晨起的太早,很多人上课效率不高,能不能推迟一下起床时间。班主任会鄙视学生甚至讽刺回复:“不好好学习,光知道睡觉,这就是你成绩差的原因,你想偷懒还让大家陪着,提的什么破建议”。如果学生B(学习第一)提同样的问题,班主任则会高度重视是否起床太早,能够有其他方法来解决目前问题。
同样的问题遭遇到不同的回答,学生A会认为自己成绩不好,即使是大家都想反应的问题,老师却不接受,反而被批评。每次父母也说成绩不好会被瞧不起,而且自己想和成绩好的玩耍,结果却被对方父母拒绝,理由是担心自己孩子学坏了。因为成绩差,有个好伙伴的权利也没有了。
这种情况处处存在,差生会受到轻视,甚至父母有时候也会不耐烦。这时候成绩连带孩子人格都会受到影响。学习成了一件让孩子头疼的事情,自信会慢慢消失,自尊会被剥夺。
孩子会把这种经历演化为自己的认知,我学习不好—父母不喜欢我—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不喜欢我—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
当学习把孩子本来对世界的热爱变得决裂,当孩子觉得周围所有人都带有异样眼神看待自己。这些不想上学的孩子就会把自己关在家里,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没劲,这时候从厌学转为厌世,范围扩大了。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爱学习,更小时候孩子对周围指指点点想搞清楚周围所有一切,这就是爱学习。学会了走路,学会了第一声喊妈妈,学会给父母用小拳头捶捶背,学会了对花花草草的观察,你能说孩子不爱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