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过一个数据,说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不知道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只是从事这个工作越久,这一类的咨询越来越多,而且年龄呈现低龄化,原来会觉得是初中以上的孩子,现在已扩大到小学高年级段,原来接触的会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现在也有很多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也有厌学或是干脆就不上学的现象。
看到前来救助的家庭,孩子,油然会有一种心疼可惜的心情。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要总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去补救,真的好难!
到底是些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果在最初,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些觉察而及时处理呢?
孩子在学习遇到困难,家长没有帮助到孩子,孩子无法正常学习。家长没有帮助到孩子呢,有可能是在早些时候没有发现而忽略了,也有可能是没有科学地给予合适的帮助,而导致孩子最后的呈现就是无法正常学习。那厌学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观察到哪些呢?
对我们家长来说最容易观察到的就是直接不上学或是学习成绩的下降,对学习不感兴趣。但到这个阶段已经是非常严重的阶段了
在之前其实孩子已经有很多表现,比如,多次表达不想去上学,拖延一直不能完成学校任务,易怒,易哭,郁郁寡欢,不谈论学校生活,无所谓的态度,甚至经常有头痛,胃痛,呕吐的躯体症状。
那我们的父母需要引起重视,需要更多的观察和关注。
那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中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负面情绪的积压造成的。这个比例已经占到50%以上。
这个也是我们的家长在最初非常容易忽略的,因为现在的教育体制,竞争的白热化,有时候不是我们家长愿意那样而是被现实携裹着让孩子超前学习,盲目增加大量学习任务,认为只要大量学习,反复学习就可以解决学业问题。
当然也有些家长会说到态度的问题,认为孩子就是没有好的态度,如果态度好,那么学业也会不错。
实际上,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孩子感觉怎样?孩子的情绪怎样?心理学上有句话,感觉好,才能做得好,也可以说感觉好,才能学得好。
那么反之,感觉不好,那就学得不好。
我们来看看有可能哪些原因让孩子感觉不好,或是有大量的负面情绪。
第一方面,个体原因,可能孩子比较敏感,内向,也有可能认知能力,学习方法或者擅长项的原因而造成孩子最初学业的困难。这样,孩子自身就会的很大的压抑,很大的挫败感,他会觉得能量不够,他没有能力去面对这么大的困难。
第二方面,家庭原因,有可能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控制孩子或是宠溺孩子,让孩子长时间有无能感,无用感,或是盲目自大,当然也会迁移到学业上,同样的无能感和无用感充斥着他的内心。
家庭内部夫妻关系不好或是离婚,有外遇,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中国传统认为你是小孩子,那是大人的事,不关你的事,你做好你应该做的事就好,而实际呢,当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的内心会有两种想法:是我造成的,我会被抛弃,而引发害怕,紧张,我是不好的负面感受。
第三方面,学校的原因,因为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可能是以批评,比较,单一的评价标准为主,没有办法做到因材施教,而一定会导致部分孩子长期压抑和焦虑。
还有学校同学的交往,如果因为家庭教养方式或是老师对孩子的不认可,会导致有些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很难融入,甚至被同学孤立,欺负,嘲笑,而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同龄人认可是他最重要的成长部分之一,这部分的失去会让他有自卑,害怕,胆怯或是暴力的感受或是想法。
3
我们人就是这样的,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会自己去处理,让自己好受,当处理不了的时候,就会被负面情绪控制,包裹,甚至会滋生一些不合理的保护自己的模式。
我们人就象一个电池,愉悦的情绪是给我们充电的,让我们能量满满,如沐春风,而过多的负面情绪就会让我们的电量不停的下降,而再也没有能量去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
所以,我也希望我们的父母能够客观地看待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他不是单一发生的,而去科学地对待孩子的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更多地从孩子的情绪入手,帮助疏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身边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当然也可以求助专业的机构,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相信孩子的自我成长力量,和孩子一起结盟度过困难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