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序看贴
  • 倒序看贴
找学校
首先,我们要了解与厌学相关的情绪。
(1)讨厌
讨厌是一种不喜欢的情绪,讨厌本身无所谓好坏,面对不喜欢的事物或事情,出现讨厌情绪和回避行为也是正常的。然而,面对本该喜欢的对人生非常有意义的学习,出现讨厌情绪,却值得重视。因为讨厌带来的是被动学习和回避行为,是一种自我的破坏作用,必须进行及时干预。
(2)紧张、焦虑甚至恐惧
这是一组焦虑情绪,学生置身学习或学校的环境中,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自卑、怕考不好、怕别人嘲笑等出现焦虑反应。为了暂时缓解这些不舒服的情绪状态,他们会选择回避学习和学校。
(3)抑郁
抑郁是更加严重的一种负面情绪,由于对自我评价过低,对未来失去信心,或者耐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学生会陷入抑郁状态,此时会选择主动放弃学习,因为在他们的逻辑里面,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4)愤怒
愤怒也是张力很高的一种负面情绪,由于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科不满引发愤怒情绪,愤怒本应该指向外界的,但有时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掌控愤怒,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他们会回避愤怒的对象,所谓“眼不见心不烦”,甚至他们会把愤怒转向自己,出现自我伤害。
当我们理解了与厌学相关的情绪,则会较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一味强迫他们学习,因为越是强迫,他们的负面情绪越强烈,引发的自我保护性回避行为越明显。因此,我们要试图与孩子沟通,去感受他们的厌倦、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让他们精神上不再孤独,不再被否定,这样才会出现好转的迹象。
其次,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分析厌学的原因。
厌学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厌学有形式多样的深层原因。学不会、记不住、没兴趣、老师讲的不好、同学欺负、怕考试……厌学的孩子们会有一堆的理由拿出来。其实,还有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孩子们的心理素质较弱,缺乏自信与梦想。目前无论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虽然倡导素质教育,部分家长和老师还是过于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和名次,以至于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同时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忽略了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优良品格的塑造。孩子的梦想都变成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不能再吃苦受罪”了。这是多么可怕的误导。孩子的梦想应该是“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跳出“以成绩和名次论英雄”的教育误区,我们就会更关注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发展,这无疑会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实用性,也不至于一味否定孩子了,如此一来,自觉学习的行为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最后,家长提升养育技能、借助专业老师的心理帮助。厌学有轻有重,如果孩子厌学行为较重,焦虑恐惧负面情绪明显,甚至出现躯体不适的反应,或者拒绝上学和辍学,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找心理老师疏导,必要时参加短期心理素质能力的集中训练。因为,真正给孩子带来幸福的,不仅仅是未来所学专业,而是是否具备了自信、豁达、独立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同时家长学习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能否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是帮助厌学孩子重塑学习兴趣和信心非常关键的部分。
每个厌学的孩子都有权利也都有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赶紧回复一个吧,可以获得积分噢!
本贴共有0个回复,点击率30回到『厌学』
发表回复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