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被打后会感到很疼,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这样。
例如,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有一对印度姐弟,姐姐叫Manisha Patel7岁,弟弟叫Dinkal5岁,他们在家玩游戏的时候,居然将自己的手指活生生地啃掉,手上鲜血淋淋,伤口也让人看到心有余悸,但是,奇怪的是,他们却并不哭闹。
后来,在医生检查后,发现他们患有先天性无痛症。
从印度姐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被打后感觉到疼痛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1.被打;
2.有痛觉。
被打是一种外力,痛觉则是内部的感觉。
同样,一个孩子能否经得住压力,也与两个因素相关,一个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一个是身体内部的承压水平。
我们知道,通常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压力的时候,都是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要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或是一场比赛,我们就会有压力。
也就是说压力是明确的,具体的,我们能够清楚的说明白是什么事情让我们感觉到有压力。
事实上,研究表明,这个时候的压力是有益的,因为压力可以带来适当的紧张,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程度,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
例如,最近热播的《奇葩说》,颜如晶就讲,她平时是个不喜欢讲话的人,可是,一到辩论她的潜能就会被激发,从而成为奇葩说里最厉害的辩手之一。
当事情完成后,压力解除,人就会回到正常的状态,过正常的生活。
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做完事情后,依然紧张、甚至会有烦躁、不耐烦,疲惫不堪等感觉,无法正常的生活,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词,焦虑。
2.焦虑;
前面我们讲到,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承受住压力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另一个是内部的承压水平,我们知道,紧张,烦躁,不耐烦都会让我们感觉到难受,不舒服,也就是不适,这种不适会导致我们焦虑,所以,我们把这种承压水平换成另外一个比较专业的词语叫做管理焦虑。
这里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点是,压力我们能够明确的感知到,但是,焦虑却未必能时时刻刻的感知到,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疼痛是分等级的,例如,在分娩的时候,
0为无痛
0到3为轻度疼痛
达到4就会影响睡眠4到6为中度疼痛
达到7会无法入睡
7以上为重度疼痛
10为剧痛
没有痛感并不代表不痛,我还记得生我家老大的时候,在医院呆了10个小时,开了6指了,我既然感受不到疼痛,我骄傲的以为,我是个特例,生孩子不疼,但是,没有想到,一会来的疼痛让我想撞墙。
焦虑也是如此,没有焦虑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焦虑。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焦虑的产生源自于我们无法妥善的处理行为与想法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大脑每时每刻都能产生无数的想法,但是,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不管优先做哪件都会让我们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些事情,当放弃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又没有很好的处理,于是,这种问题就会慢慢无声无息的慢慢强化,导致我们只要碰到此类问题就会焦虑。
例如,有个妈妈认为孩子只有成绩好就有出自己,于是,她就特别在乎孩子的成绩,可是,她的孩子很顽皮,不喜欢学习,她特别想教训孩子,让孩子好好学习,但是,教育专家说不能批评指责,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把成绩搞好,反面会让孩子变得叛逆。
所以,当孩子没有考好的时候,前几次,妈妈都能比较和颜悦色的鼓励孩子,可是,如果孩子考砸的次数多了,这个妈妈就会觉得,我家孩子将来成绩不好怎么办呀,就越来越烦躁,越来越焦虑。
也就是说,焦虑是由很多事情累积而成的,只有超出我们承受范围之外的焦虑才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我们前面讲到,适当的压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当前的挑战,那焦虑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
其实也是有的。
因为我们的生活总是有一些矛盾的一些,例如,前面讲到的那个妈妈,她的矛盾是到底应不应该批评孩子,还有,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工作没做完,要不要吃饭,学习没有完成,要不要睡觉,是工作还是陪娃,这些都是有冲突的地方。
有冲突就意味着有问题需要解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让我们意识到这里有个问题。
而焦虑能够帮助我们意识到这里有个问题,我们需要处理。
就像痛觉告诉我们,有危险要走开一样。
所以,焦虑也是有益的,他能告诉我们有问题需要处理。
不过遗憾的是,人们承受焦虑的感觉与承受痛疼感觉一样,并非一层不变的,就和疼痛一样,有的人觉得阵痛6指就受不了,有的人却觉得6指没有多大的感觉。
例如,生老大时,我旁边一直有位老奶奶拿着各种各样婴儿的照片给我看,并给我讲很多勇敢的妈妈的故事,这让我感受到的无尽的力量 ,从而战胜分娩时的疼痛。
而在生老二的时候,因为换了一个城市,没有那位慈祥的老奶奶,阵痛让我难受无比,以至于我的产科医生不相信我第一胎是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