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序看贴
  • 倒序看贴
找学校

踏入青春期,中学生极易出现各类心理障碍,而厌学则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也是最困扰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问题,亟需分析其症结所在,从实践中探寻解决对策。


那么,厌学的孩子到底有哪些行为特征呢?唐山森泰教育学校教育专家分析研究,总结如下:
一、对学习意义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
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甚广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但无论如何,这种观点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是厌学产生的一种主要社会文化因素之一。“读书无用论”是厌学的孩子调节心理平衡的精神支柱。

二、对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习。

学习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活动,但由于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开始厌学,甚至逃学。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压力,孩子勉强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体验到的只有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

赶紧回复一个吧,可以获得积分噢!
本贴共有0个回复,点击率38回到『厌学』
发表回复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顶部